要闻快报

中国民企“荒岛求生”:为建炼化岛,赶走鳄鱼、建桥开航线

发布时间:2020-01-22

文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郭晋晖

小到每一滴淡水、每一度电、每一格手机信号,大到单点码头、十万立方米级的储油罐、几十米高的炼油塔,都是从零开始。好在,参与项目的央企、国企、民企优势互补,抱团攻坚。

每周二,文莱皇家航空公司都会有一架飞机飞往杭州。与其他直飞国内城市的航班不同,这是一趟专门为运送中国工人而开通的包机航线。

过去两年多,已有超过14000名工人搭乘这趟航班到了文莱达鲁萨兰国的大摩拉岛。

从2011年立项到2019年11月投产,大摩拉岛从一个荒无人烟、满地沼泽和热带雨林的小岛,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石油化工岛。恒逸文莱大摩拉岛石化项目(下称“文莱PMB项目”)这一首个按照“中国标准”制造的海外炼化项目,打造了民企与国企“抱团出海”的标杆。
然而,在工业基础薄弱的“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厂,是一条艰辛之路。无论是对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逸”),还是竞标参与建设的国内大型国企和民企来说,在大摩拉岛的创业历程如同上演了一部新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小到每一滴淡水、每一度电、每一格手机信号,大到单点码头、十万立方米级的储油罐、几十米高的炼油塔,都是从零开始,全要靠他们的“双手”去建造。


与鳄鱼为伴的日子
文莱PMB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的重大项目之一,被写入了2018年11月中国和文莱两国的联合声明,也是文莱1984年独立以来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

文莱PMB项目一期于2019年11月3日正式全面投产。在2019年12月31日,中国驻文莱大使于红应当地中文媒体邀请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将这一项目和摩拉港运行良好列入了中文两国关系继续健康发展的事例之一。

恒逸当年走出去,也是有点“迫不得已”——向上游炼化产业拓展是公司的既定战略,但一直到了2014年,国家仍然没有向民企放开炼化项目。

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在近日与石化券商的交流会上表示,他为了寻找海外炼化项目跑了20多个国家,最后选定了文莱,因为文莱政局稳定,在国家信用、市场、原料供应等多个维度上对于外商的开放程度都是较完备的。
虽然现在的恒逸和大摩拉岛已经在文莱家喻户晓,但就在八九年前,大摩拉岛还是满眼的荒凉,岛上沼泽遍布、灌木丛生,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文莱人,也很少人知道这个岛屿。


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连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国内招商引资时,政府会将土地处理好,做到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企业只要进驻就可以开始运作。
“与国内不同,文莱政府就是给了一个原始小岛,不仅没有一滴淡水,而且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清表、吹填、打桩、强夯等一系列工作,土地才能够作为工业用地使用。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也非常艰苦。”陈连财说。
恒逸最早上岛的项目施工管理部部长唐崇峰表示,大摩拉岛大桥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他们要六七个人挤在一艘小船里,坐20分钟左右才能到岛上。岛上植被非常茂密且有许多沼泽地,他感觉每天就是和鳄鱼为伍,想想都后怕。
全国工商联日前公布的《“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下称“‘一带一路’报告”)称,在调查的24项主要风险中,产业基础薄弱与人力资源短板、宏观经济景气不佳并列为“高风险等级”的三大因素。


自2017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来,针对文莱产业基础相对单薄的情况,工程承包单位设计出多种方案满足项目建设,如部分精细化装置在国内预制完成后再运送到当地。
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最近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中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的协作配套能力强。
陈连财说,整个文莱国家电网的电力都是民用电,恒逸在岛上建了自己的发电厂;岛上通讯不佳,极大地影响了与国内的信息交互,他们自建电信塔;文莱没有一台工业用消防车,他们自己买车训练消防员,组建一支消防队。
陈连财表示,项目开工之后,发现文莱和国内根本没有足够的运力能够把工人们带到文莱的工地上,因此多方协调航空公司开创出了一条文莱往返杭州的全新航线。

民企国企“抱团出海”
此前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很多都参照欧美的行业标准。文莱PMB项目是目前“走出去”的中国石化行业中第一个从设计、采购到制造、施工全部执行中国标准的项目。
这一总投资高达34.5亿美元(约合238亿元人民币)的“巨无霸”项目吸引了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标和参与建设。在工厂建设的两年半期间,民企和国企联手打造了世界首个按照“中国标准”制造的海外炼化项目。

据第一财经了解,文莱PMB项目有六家主承包商,分别是中机国能、中化二建、中化三建、南京化工建设集团、镇海石化工程以及中建安装。此外,还有中国外运、中远海运、上海三航奔腾等多家分包商参与。
中化二建于2017年3月28日中标,这也是中化二建有史以来承建的合同额最大的石油化工项目。累计完成安装钢结构2.2万吨、主要设备925台、地下管网3.1万米,敷设电缆310万米。
南京南化建承担了40%施工区域的建设任务。其公布的资料显示,在文莱项目上累计动员超5000人次,现场日常施工人员超3000人,混凝土工作量相当于再造0.8个南京长江大桥,容量管道安装总长度是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的1.5倍。
不仅仅是石化厂区建设体现出了国企民企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基础设施等配套领域,中国企业也是主力军。
比如,文莱政府为大摩拉岛所做的最大配套工程是修建了文莱大摩拉岛大桥,该桥由中国交建旗下中国港湾采用设计-建造(Design-Built))模式总承包,由中交公路规划院(公规院)负责设计,合同金额为2.61亿文莱元(约合12.73亿元人民币)。

全长5915米的文莱大摩拉岛大桥被誉为“中国造”海外大桥“十名片”之一。这座大桥于2018年5月25日竣工后,大摩拉岛告别了无桥梁连接文莱大陆的历史,也结束了工地上每天都要用布满江面的小艇运输淡水的历史。
金融在助力民企走出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莱PMB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幕后英雄”之一是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牵头银团对项目的贷款。这一银团的“豪华阵容”包括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


邱建林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国企、民企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助推中国优势、优质产能输出。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上,民企更多进入的是一些国企不愿意进入、不符合国企发展要求的领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民企往往面临比国企更大的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对民企“一带一路”投资发展体系的支持。

“小”国家里的大生意
文莱的支柱产业是油气产业,近年正在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并希望能够实现文莱国家宏观发展战略——“2035宏愿”。“一带一路”倡议将引领更多中国企业来文投资,推动文莱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工商联的“一带一路”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必须考虑所在国家的营商环境、经济发展不足以及法律法规、劳工政策、宗教文化与中国差异较大,均会使当地投资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
像恒逸这样走出去的企业,在努力克服文化、宗教等方面带来的境外“水土”不适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在管理模式、人才储备、人员本地化等方面带来的一道道难题。

陈连财表示,人才储备以及人员本地化是当前文莱项目面临的瓶颈之一。虽然油气是文莱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文莱缺乏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为了培养更多当地的化工人才,恒逸还和国内大学联手培训文莱当地的学生。

具体的做法是,由恒逸出奖学金,从文莱大学大二的学生里面筛选一批学生,到浙江大学进行一年半的有关化工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
从2014年开始,这个联合培养项目已经培养了6批共80名文莱学生,他们均已在恒逸工作。
另外,“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文莱技术教育学院—恒逸”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也于去年正式启动,该项目还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目前,第一批31名文莱学生正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化工厂实际需要的操作技能。
文莱虽然是小国,人口也不过四十多万,但它在东盟中的特殊位置,使得在此“亮相”的中国企业赢得了更多国家的青睐。
南京南化建相关人士表示,曾有海外公司人员到文莱项目现场参观,当场就被震撼到了,马上想要与他们谈合作。目前,该公司已经在与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洽谈相关项目的建设。






二维码